臺灣經濟地理

『動畫地圖』建檔中,請期待...

相關網站

參考書目

參考文獻

一、前言

雖然1999年臺灣國內生產毛額的比例顯示,農業產品僅佔2.6%,與工業產品佔33.1%、服務業產品佔64.3%相比有極大差距,但是,農業是臺灣的經濟基礎,討論臺灣的經濟宜由農、礦、工業及貿易等方面依序著手。首談農業問題,由於耕地狹小、單位面積產量高,是典型的集約稻作農業,未來因應週休二日及加入WTO的衝擊,將朝向休閒農業發展;礦業方面,礦產種類甚多,但儲量不大,煤、硫磺、石油、黃金等,開採歷史久,產量近枯竭,目前主要的礦業資源以大理石、石灰石為主。

臺灣工業的發展,早期是輕工業,民國60年代後是重工業,70年代以來是高科技產業,目前政府正積極發展策略性工業(以電子資訊及機械工業為主),儘速完成工業升級並趁早趕上先進國家的工業水準。至於,臺灣對外貿易一向為入超,民國60年以後轉為出超,76年以後出超額逐漸縮小,出口商品以機械、電子產品、塑膠為大宗,進口商品以電子產品、機械、化學、鋼鐵為大宗。主要貿易伙伴,輸出方面依序為美國、香港、日本等;輸入方面則依次為日本、美國、德國等。

二、農業(包括農、牧、漁、林)

農業生產總值近3,909億元,其中農產占43.6%,畜產占33.2%,漁產占23%,林產占0.2%(「中華民國農業統計年報」,2000年)。主要農產為稻米、甘蔗、檳榔、茶、玉蜀黍等。主要畜產為豬、雞、雞蛋、牛乳、鴨、鵝等,畜牧方式以欄牧為主。漁業可分為遠洋、近海、沿岸漁業及養殖漁業四種,每年冬季的烏魚汛,為典型的近海漁業,高雄前鎮漁港則為遠洋漁業的基地,主要漁產為鮪魚、鰹魚等,養殖漁業主要魚類為蝦、虱目魚、吳郭魚及石斑魚等。主要針業林產為扁柏、紅檜、肖楠等,主要闊葉林林產為烏心石、櫸木、黃連木、泡桐等。

三、礦業

臺灣地區地質構造複雜,礦床分布極不規則,礦業發展的自然條件並不十分優越。然依面積比例而言,礦產可謂不少。但因各種產業發達,大部分礦產遠不敷經建所需,仰賴輸入。主要礦產為天然氣、煤、大理石、蛇紋石和硫礦等,天然氣分布於苗栗一帶,煤田分布於北部,大理石分布於東部,蛇紋石分布於花蓮一帶,硫礦則產於北部大屯火山群。

四、工業

民國88年臺灣出口金額達1,216億美元,其中98.4%為工業產品,工業是臺灣經濟發展的主力。民國40-50年代偏重於輕工業,鼓勵國外投資及拓展國外市場,利用臺灣低廉工資之競爭優勢,設立加工出口區。民國六十年代以來偏重於重化工業。民國60年代中期,大煉鋼廠、大造船廠、石油化學工業及能源發電廠等四項重大建設完工後,已使臺灣的工業發展,由輕工業進入重工業的階段。民國70年代開始,政府積極推動發展技術層次高、附加價值大及耗用能源少之策略性工業,建立科學工業園區,發展高科技工業。至民國79年,策略性工業(以電子資訊及機械工業為主)及高科技工業產品出口值占總出口值之比重已增為40.2%。以高科技電子工業而言,是半導體的國際代工重鎮,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位於新竹科學園區,是世界「積體電路」主要生產國。

五、貿易

臺灣屬於海島型經濟,資源較貧乏,端賴國際貿易有無,早期靠農產品(茶、糖、樟腦及米、糖)外銷,民國55年以後,工業產品的輸出已佔首位,工業產品由輕工業到重工業、高科技產品,臺灣科技產業揚名國際,賺取大量外匯。臺灣的對外貿易在民國60年以後轉為出超,以民國88年臺灣國際貿易為例,出口額為121,591百萬美元,進口額110,690百萬美元,出超10,901百萬美元。臺灣國際貿易主要出口地區為美國、香港(包括兩岸的轉口貿易)、日本。主要進口地區為日本、美國、中國大陸(2002)年,進口總額以農工原料、資本設備及消費品為主。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