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環境問題

『動畫地圖』建檔中,請期待...

相關網站

參考書目

臺灣的環境問題可依五大地理區,分別討論:

一、高山地區-因交通開發及農業、觀光活動引起,造成污染等問題

山地是臺灣的森林、水源涵養區,也是臺灣原住民主要的生活區,自北、中及南部東西橫貫公路於1960、1970年代陸續完成後,沿公路地帶地理景觀轉變,雖然原住民的生活得到改善,但也吸引許多非法掠奪山區資源的人,造成實質環境種種問題,如水污染、土壤沖蝕、山崩地滑、森林火災、水庫淤積,甚至中、下游洪氾問題,以及景觀的破壞與野生動植物之滅絕。

二、淺山丘陵坡地區-因過渡開發,破壞河川中、下游集水區

本區因農業、住宅、工業及休閒用地(如高爾夫球場)等土地利用之大量開發,造成中、下游集水區生態系統的破壞,及廢污水、空氣污染、土壤污染、固體廢棄物的處理等種種問題,集水區域的養豬戶污水及坡地茶園與果園農藥噴灑的問題,皆直接威脅下游平原區都市的水源。

三、平原盆地區-大都市各類污染及垃圾量皆造成環境問題

本區受工業化及都市化的影響較其他地理區嚴重。大都會區如臺北及高雄,公害污染嚴重:有空氣、水、噪音、固體廢棄物、毒性物質等污染,以及每人每日1.13公斤的垃圾量皆對環境造成重大不良影響。

四、沿海地區-河口與沿海大型設施的污染源之管控是當務之急

海地區經濟的活動開發早,目前的大型能源設施,如火力與核能發電廠的設置、國際機場的建置、商港、漁港的開拓、工業區的設置、養殖業之發展等,對本區環境影響複雜,尤其西部各河川的河口污染物之清除與控制更是目前當務之急。

五、離島區-人口增加與儲核廢料的夢魘,是環境污染問題的隱憂

離島以發展觀光業為主,若島小人稠,加上觀光業易增加垃圾量及水污染等問題;有些離島被考慮或已長期置放核廢料,皆是離島環境污染問題的隱憂。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