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歷史地理

『動畫地圖』建檔中,請期待...

相關網站

參考書目

一、史前時代

就地質而言,臺灣與大陸為一體。兩者間的臺灣海峽,深度概在數十公尺,甚少超過80公尺,自更新世以來,曾經歷幾次冰期造成的海準面下降,海峽成為陸橋,使臺灣與大陸相連。及至全新世(最近的一萬年)仍有數度海退時期,海峽只留下狹窄的水道,使大陸文化得以東傳。臺灣島上發掘史前遺物,如高雄獅公山(林園鄉鳳鼻頭山)上發掘的「鳳鼻頭文化」,臺北八里鄉大坌坑發掘的「大坌坑文化」,臺南左鎮鄉菜寮溪流域發現的「左鎮人」頭蓋骨化石,臺東長濱八仙洞發現的「長濱人」遺物,都與大陸的同期文化類同,顯示史前臺灣人不少便來自亞洲大陸。

二、三國時代以降

在中國古代文獻裏,臺灣被稱為「蓬萊、貸輿、瀛洲、島夷、夷州、琉求」等。從三國時代開始,便逐漸開拓、經營臺灣。元代元世祖,在澎湖首次設立了官府「澎湖巡檢司」,負責臺灣澎湖的事務,隸屬泉州同安縣。元代所稱的琉求,明代所稱的小琉球,許多學者視為臺灣,至明萬曆年間始有「臺員」之稱,今名「臺灣」即源於此。

西元12世紀前半葉(當北宋與南宋之際),已有漢人移居澎湖,並且到臺灣從事貿易和短期居住。14世紀後半葉(元末明初)以後,澎湖和臺灣本島漸成為漢人和日本人走私貿易和海盜活動的據點。

三、荷據時期

葡萄牙於16世紀初航向東方,積極推展貿易。在赴日途中,船員遠眺臺灣,山明水秀,乃稱臺灣為「美麗之島」(「福爾摩沙」,Formosa)。此後繪製的世界地圖陸續將臺灣納入,「美麗之島」就漸聞名於世,成為西方世界中的臺灣地名。

1624年,荷蘭殖民者在臺灣安平地區登陸入侵,將臺灣作為國際貿易中心和傳教區,在臺灣實行了38年的殖民統治,留下了「赤崁樓、安平古堡」等殖民遺跡。幾乎與此同時,西班牙人侵占臺灣北部的雞籠鎮(今基隆市),在淡水鎮建築碉堡,即今日的淡水紅毛城。1642年,荷蘭殖民者北上,擊敗西班牙,獨霸臺灣。

四、鄭氏治台時期

1661年鄭成功率25,000名士兵,在臺南鹿耳門登陸,打敗了荷蘭殖民者的軍隊,次年迫使荷蘭人投降,從此,鄭成功收復台灣。收復臺灣5個月後,鄭成功逝世,由其子鄭經至其孫鄭克塽維持政權達23年。

鄭氏實施墾殖,在政策上採軍屯、民墾和官墾並行,而以軍屯為主。而清政府繼續對鄭氏實施經濟封鎖政策,臺灣與中國大陸的走私貿易,一時幾乎中斷。鄭氏除設法恢復與中國大陸的走私貿易外,也積極的爭取與其他國家的貿易。當時歐洲各國中最積極想與臺灣貿易的是英國。因此鄭氏政權曾與英國東印度公司簽訂通商條約,准許英國人在臺灣設商館通商,輸出蔗糖、鹿皮等臺灣特產,輸入軍火與布料等物品。此外,鄭氏與日本的貿易關係亦相當密切。當時臺灣輸往日本的主要商品是蔗糖、鹿皮、稻米和中國大陸的絲織品;由日本輸入臺灣的主要貨物是軍用物資。

五、清領時代

1683年,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奉詔率軍跨海,攻克澎湖。鄭克塽投降,臺灣重新納入中央政權的統一管轄之下。本來清朝要放棄臺灣。但是施琅向康熙皇帝上「臺灣棄留疏」,結果清朝把臺灣收歸版圖。次年,臺灣設府,隸屬於福建臺灣廈門道。1885年,臺灣正式由府升格為省,劉銘傳任臺灣省首任巡撫。

大陸東南沿海的居民陸續來臺,墾戶制度是清代早期臺灣移民社會的產物,當時行政官僚體制的重心集中在台南府城,實質上無法管轄散佈西部平原各處村莊的移民。為彌補行政不足的缺失,地方官員要求墾戶必須負責管理佃農的活動,並監督聚落的治安問題。漢人移墾臺灣的結果,是造成高山族(生番)往深山退縮,而平埔族則被同化成為漢化的熟番。為了墾殖的爭水源、爭土地而衝突。所以臺灣在清代的時候,動亂很多。閩客之間的緊張關係則表現在不同祖籍群(漳、泉、客)的分別械鬥上,直到19世紀末期才漸趨緩和。

六、日治時期

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爆發,清朝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把臺灣、澎湖割讓給日本,臺灣人民悲憤並組成「抗日義勇軍」,與日本進行殊死戰。此後,臺灣處於日本威權殖民體制下達50年,在臺日人為獲得臺灣的資源,進行掠奪性的經濟建設,先建立農業基礎再發展工業,至1939年,工業總產值甚至凌駕農業產值。

七、國民政府時期

1945年日本戰敗宣布無條件投降,臺灣主權重歸中華民國,1949年,國民政府播遷來臺,臺灣與中國大陸處於分離狀態。蔣中正擔任總統職務,集中全力鞏固臺灣、澎湖、金門、馬祖等基地,進門政治、經濟、社會的改革。

遷臺初期,由於部份官兵軍紀不佳、公務員操守不正,民眾忿懣之情一觸即發,遂在1947年2月27日傍晚,在臺北市淡水河邊臺灣人商店街的大稻埕發生因強力取締販賣走私煙引起的糾紛,立即發展成全臺規模的「二二八事件」,政府禁論該事件長達40年,1987年2月為撫平歷史傷口,民間發起成立「二二八和平促進會」,1989年2月在嘉義建立了第一座慰靈的紀念碑,1990年首次在立法院為「二二八事件」的犧牲者舉行默禱,1996年將臺北新公園改為「二二八和平公園」。

自1949年起,實施農業改革,提高農業生產,促進農村經濟的繁榮,帶動工商業的發展。1953年起,政府連續實施六期的四年經濟建設計畫,前三期推行進口替代的工業化政策,後三期改採出口導向的政策,鼓勵出口、設置加工出口區等措施,對外貿易長期持續成長和出超,達到經濟快速成長和物價穩定的雙重目標,被譽為「經濟發展的奇蹟」,而躋身「亞洲四小龍」之一。

臺灣歷史地理發展的特色

臺灣歷史特色有三:一是國際性,臺灣在文化上既為多元,自然與四鄰關係密切,史前時代乃至二十世紀也都如此,與國際關係密切。二是對外貿易興盛,由於臺灣為一海島,資源有限,須透過商業行為與境外互通有無,因此臺灣一直是國際貿易據點。三為海洋文化性格,17世紀以來,漢人不避艱險,不斷由中國大陸冒險來臺,與原住民來往,共同奮鬥創造出新的天地,此一冒險奮鬥的勇氣、克服困難的精神,也成為臺灣人獨特的性格。在這漫長的臺灣歷史中,多元文化的社會、對外關係的密切、國際貿易的興盛和冒險奮鬥的精神成為臺灣歷史的明顯特色。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