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水文

『動畫地圖』建檔中,請期待...

相關網站

參考書目

探討臺灣的水文,宜先論河川再論水資源。

一、河川

臺灣島河川共有129條,因主要分水嶺雪山山脈中央山脈偏東,故河流東短西長,多為東西流向,一般而言,有下列特徵:

  1. 河身短、坡度大、水流急,最長的濁水溪長僅186公里,而坡度則達1/55
  2. 枯水期水量小,常成野溪,不適航行。
  3. 洪峰流量十分龐大,面積2-3千平方公里的集水區域,經常出現每秒一萬立方公尺以上的洪水量。
  4. 河川含沙量大,如濁水溪因以得名。
  5. 河階、谷中谷、嵌入曲流、隆起沖積扇等回春地形顯著。

二、水資源

臺灣地區的年平均總降水量為900×108m3,而扣除了蒸發散量或總蒸發量為地面水和地下水逕流量約為637×108m3,即為臺灣最大水資源量。但逕流量中約69~73%流失掉,近年來水資源使用量約為每年166~191×108m3,而水資源使用情形為用於灌溉最多約80~82%;生活和工業用水約各佔8~10%。而每人每年的平均用水量約為1000m3,這些水源約60%由河水直接引用,20%由水庫調節,20%來自地下水。

年均逕流量最多的三條河川依次為高屏溪(76×108m3)、淡水河(58×108m3)、濁水溪(52×108m3),均分佈於台灣西部。

在湖泊方面,臺灣的西北部台地有很多池塘,多因灌溉用水需求,作暫時性的儲存雨水之用,可視為小湖泊,而半天然的湖泊中,具有較高經濟價值者為日月潭、澄清湖、及龍鑾潭,目前均為觀光勝地,但其重要性已不及水庫重要。

臺灣地區重要水庫(堰)約50座,其中有效容量超過一億噸的依次為曾文-烏山頭翡翠石門德基南化日月潭霧社鯉魚潭等八座水庫,而臺灣的水庫每年可調節30億噸的水量。

而在地下水資源方面,臺灣地下水源豐富的地下水域,依次為:濁水溪沖積扇平原區、屏東平原區、宜蘭平原區、臺北盆地區及花東縱谷區。而地下水源較少的地區則在於嘉南平原區和西北台地區。而新苗區及臺中區則屬於綜合區。另外山地、丘陵區在地質上均為第三紀以前的岩層或其風化物分佈區,除局部地區之外,均透水性不佳,地下水源少。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