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網站
- 經濟部水利處
- 大河戀(高雄縣教育局電子計算中心)
- 自然河川
- 水資源管理研究室(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
- 水資源研究中心
- 近海水文中心(國立成功大學)
- 國土資訊系統自然環境基本資料庫分組共享網站
- 臺灣水土保持全球資訊網
- 臺灣的水資源(台大全球變遷研究中心)
- 水資源保育及防災研究中心(國立中興大學及經濟部水資源局)
- 淡江大學水資源管理與政策研究中心
- Office of Wetlands , Oceans and Watersheds(EPA)
- Water Science for School(USGS)
參考書目
-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990):水質保護及水資源之永續利用,pp.125-224。
- 黃朝恩(1984):臺灣省諸流域特徵及其相關性的地形學研究,文大地研所研究報告,第4期,第3頁。
- 楊萬全(1981):臺灣主要河川之水資源探討,地理學研究報告,第5期,pp.82-100。
- 楊萬全(1982),水文學,台北:台灣師大地理學系。
- 楊萬全(1983):地下水開發對環境的衝擊,地理學研究報告,第9期,pp.73-118。
- 楊萬全(1987):臺灣地區的地下水劃分,師大地理研究,11期,pp.41-68。
- 楊萬全(2000),台灣水文論文集,台北:台灣師大地理學系。
- 臺灣省水利局(1984):屏東縣林邊佳冬枋寮地層下陷檢測計劃報告經濟部水資會(1984):中華民國臺灣水文概況,25頁。
- 經濟部水資會等(1989):臺灣地區的地下水資源利用與保育,22頁。
探討臺灣的水文,宜先論河川再論水資源。
一、河川
臺灣島河川共有129條,因主要分水嶺雪山山脈、中央山脈偏東,故河流東短西長,多為東西流向,一般而言,有下列特徵:
|
二、水資源
臺灣地區的年平均總降水量為900×108m3,而扣除了蒸發散量或總蒸發量為地面水和地下水逕流量約為637×108m3,即為臺灣最大水資源量。但逕流量中約69~73%流失掉,近年來水資源使用量約為每年166~191×108m3,而水資源使用情形為用於灌溉最多約80~82%;生活和工業用水約各佔8~10%。而每人每年的平均用水量約為1000m3,這些水源約60%由河水直接引用,20%由水庫調節,20%來自地下水。
年均逕流量最多的三條河川依次為高屏溪(76×108m3)、淡水河(58×108m3)、濁水溪(52×108m3),均分佈於台灣西部。
在湖泊方面,臺灣的西北部台地有很多池塘,多因灌溉用水需求,作暫時性的儲存雨水之用,可視為小湖泊,而半天然的湖泊中,具有較高經濟價值者為日月潭、澄清湖、及龍鑾潭,目前均為觀光勝地,但其重要性已不及水庫重要。
臺灣地區重要水庫(堰)約50座,其中有效容量超過一億噸的依次為曾文-烏山頭、翡翠、石門、德基、南化、日月潭、霧社及鯉魚潭等八座水庫,而臺灣的水庫每年可調節30億噸的水量。
而在地下水資源方面,臺灣地下水源豐富的地下水域,依次為:濁水溪沖積扇平原區、屏東平原區、宜蘭平原區、臺北盆地區及花東縱谷區。而地下水源較少的地區則在於嘉南平原區和西北台地區。而新苗區及臺中區則屬於綜合區。另外山地、丘陵區在地質上均為第三紀以前的岩層或其風化物分佈區,除局部地區之外,均透水性不佳,地下水源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