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口地理

『動畫地圖』建檔中,請期待...

相關網站

參考書目

人口成長

臺灣在漢人移入之前,是南島語族原住民的生活空間。但他們人數不多,在臺灣人口遷徙史上的人口成長趨勢,主要由漢人人口數決定。

西元1650年荷據末期,臺灣人口5萬人,西元1680年明鄭末期,臺灣人口12萬人,西元1811年清朝中葉,臺灣已有194萬5千人,1905年日治初期,只有300多萬人,到1942年日本結束對臺的統治前夕,人口增加到接近600萬人,1945年臺灣光復以後,人口持續成長,且速度加快,西元2000年人口已有2219萬1千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688人,僅次於孟加拉每平方公里872人,居世界第二位。

可以知道臺灣人口增加的速度逐漸減緩;預估未來2025年臺灣人口為2529萬7千人,2050年臺灣人口約2459萬6千人,可以發現將來人口可能呈現負成長。

表一:臺灣人口總數及人口密度表
年代人口總數(千人)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1950年7,981247
1960年11,209348
1970年14,598453
1980年17,848553
1990年20,279623
2000年22,191688
2025年25,297784
2050年24,596762
資料來源:U.S. Bureau of the Census, International Data Base http://www.census.gov/cgi-bin/ipc/idbsum?cty=TW

人口分布

臺灣在17世紀中葉(1650),漢人主要散布在港口,如安平一帶,廣大西部平原是平埔族人活動的原野。19世紀末期,臺灣人口分布的重心,已有從南部向中、北部地區轉移,人口由以前的相對分散轉移成相對集中於北部地區。若按縣市別觀察,以臺北縣、市、桃園縣、臺中縣、高雄市等都會區為人口集中區,其次為彰化縣、高雄縣及臺南縣等毗鄰都會縣市,可見臺灣人口在城鄉分布上,有向臺北和高雄兩大都市集中之極化現象。

人口結構特色

臺灣地區人口死亡率自1920年開始因公共衛生改善,疫病受到有效控制而顯著下跌,死亡率雖然於1920年就開始下降,且50%是因為嬰幼兒死亡率下降,隨著全民健保的實施及衛生條件進步,老年人口死亡率之顯著減少則是相當晚近的發展。

由於出生率下降及國民平均壽命延長,人口結構明顯轉變,男女性比例約51:49,男性平均壽命70歲,女性75歲。扶養比方面,每100個15到65歲的青壯年扶養43個幼、老年。就業人口比例方面,從事服務業、工業及農業的比例是55:37:8。

總而言之,與其他先進國相較,二十一世紀臺灣在人口方面將呈現高齡化及人口成長率持續下降趨勢,但集中至都會地區及地方城鎮之人口仍有持續增加之現象。(2000年臺灣人口金字塔圖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