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網站
參考書目
- 王俊秀(1999):環境難民的階級論述,環境社會學的想像,臺灣社會問題研究研討會,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 Brown, L.R. (ed.al.) 1993 State of the World 1993,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 Bryant, B. (ed.) 1995 Environmental Justice: Issues, Policies and Solutions, Washington,D.C.: Island Press
- 陳其南(1987),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市:聯經,第157-158頁。
- 李亦園(1992):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第四版,臺北市:聯經,pp.64-66。
- 王方(1999):民意與階層化--老人政策之社會學實證分析,臺灣社會問題研究研討會,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 馬士元(1999):臺灣永續發展的困境與出路,臺灣社會問題研究研討會,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 陳其南(1999.4.25):族群、公民與地方社區,中國時報,政治新聞。
一、前言
臺灣島民的社會原以南島語族的各族群為主。17世紀起,來自不同原鄉之多批移民進入臺灣,雖因為生存競爭而發生摩擦─移民與原住民之間發生衝突﹔移民與移民之間也爆發械鬥﹔老移民與新移民也產生對立。然而,由於原鄉意識的逐漸遠去,命運共同體的意識逐漸形成,造就今日臺灣社會走向本土化及多元化。
二、17世紀以前:南島語族的社會形式
17世紀以前,臺灣島民以南島語族各族群為主,所以社會形式取決於南島語族各族群的生活方式與部落組織等特性。其中以母系社會為主者:如阿美族、鄒族,以女兒繼承為原則,親族組織中女性佔有重要地位,男子則依年齡分為若干級,老年級的男子方可參與部落公共事務。
以長男繼承為原則者:如排灣族和魯凱族,屬於部落型態,部落社會以血緣關係為結合方式,對外較封閉。社會組織之另一項重要特徵,即階層化。社會由貴族"頭目"與平民組成,貴族頭目為長嗣繼承的世襲制,魯凱族是一個內部制度嚴謹的部落社會,分為頭目、貴族、勇士、平民四個階級,階級為世襲制度,但可以因為婚姻關係而提昇(或下降)。
三、17世紀以後是移民社會
自16世紀之後,漸漸的有外地人進入臺灣。如:荷蘭人、西班牙人、日本人、漢人等等,特別是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居民,移入拓墾後,臺灣也就由原來原住民族的社會,進入了多族群的移民社會。
18世紀,清領臺灣,不鼓勵移民,漢人男女人口比例失衡(男多女少),社會雖富朝氣、有冒險犯難的精神,但祕密結盟盛行,族群關係複雜,「羅漢腳」(單身漢人)很多,因為平埔族為母姓社會,行招贅婚制,因此許多漢人移民入贅平埔家族,一方面解決成家的問題;一方面也可以獲得土地,達到拓墾目的,故當時台灣有一句名言:「有唐山公、無唐山媽」。
此時期的土地開發及進出口貿易繁盛,商業興盛的地方,大都有「郊」的組織。漢人同鄉同族聚居一處,承襲故鄉語言、風俗及習慣,逢年過節祭拜祖先牌位,並在墓碑上注明大陸的祖籍,展現移民不忘故土、生要衣錦榮歸、死亦魂繫故里的鄉愁。
此外,漢移民為了求得心靈的慰藉,一方面透過廟宇,從事信仰活動和組織;另一方面,透過血緣關係,發展宗族組織。一般而言,臺灣漢人的宗族組織,大部分為「唐山祖」(中國大陸原鄉)為祭祀的中心。但是,也因為不同原鄉的漢人移民來臺,彼此之間因觀念、語言差異及生活及事業上的相互競爭,不斷發生衝突,因而民變和械鬥頻繁。
四、本土化社會的逐漸形成
在不同的時間,由不同地區先後到達臺灣的移民,經過衝突、融合,逐漸形成本土化社會。社會的特徵表現在移民本身對台灣本土的認同感,不再以大陸祖籍為認同指標。譬如:「金門不認同安,臺灣不認唐山」,這句話可以說明移民的本土化過程。亦即在意識上由「唐山人」、「漳州人」、「泉州人」等概念轉變為「台灣人」、「南部人」等等。
其次,在血緣意識及祖先崇拜的儀式上不再著重「落葉歸根」,或返唐山祭祖或掃墓等等,而逐漸肯定臺灣是自己的新故鄉,伴隨此趨勢者如:在臺灣建立新的祠堂和祭祀組織(開臺祖),於是鄭成功轉化為「開台聖王」,湄州媽祖轉變為「開臺媽祖」,各家族也崇祀「開臺祖」,正是反應臺灣人的開拓性格,逐漸地從大陸的祖籍社會衍生出新地緣社會。本土化過程在19世紀末已相當明顯,譬如:1895年日本依馬關條約取得臺灣後,給臺灣住民兩年選擇國籍決定去留,結果至1897年只有6,456人離開臺灣,顯然臺灣人已無法離開生養的土地,此外,日治時代以「臺灣」之名尋求自救,各運動及組織均冠以「臺灣」名稱。
五、現代多元化社會
最近一批融入臺灣島民行列的是1949年前後,因走避共黨統治而移入的中國大陸各省的移民(俗稱「外省人」),歷經50年在臺灣生活後也已走向本土化,譬如 :1990年代社會的共識是「臺灣生命共同體」,「經營大臺灣,建立新中原」等,隨著臺灣的工業化及都市化,經濟高度成長,教育普及,政治及社會的開放,價值觀念呈現多元化,與其他已開發國家的社會相當類似,社區共同意識及社會福利法等的推動及實施,消弭族群分離意識,有助於多元化社會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