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網站
- 發現福爾摩沙--地理篇 (我們的網站教學超媒體)
- 臺灣的故事 (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
- 臺灣素顏(環教資訊網)
- 桃園縣縣立建國國中地理科教學資源中心
- 臺灣地理深度之旅 (徐承原)
- 美麗的台灣 (虎尾國小)
- The Republic of China at a Glance (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
- Taiwan
- More about Taiwan and Taipei!
參考書目
- 「中華民國農業統計年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0年。
- 王明果、謝兆申(1989):臺灣土壤(臺灣地區2二十五萬分之一土壤圖說明書),中興大學,205頁。
- 石再添(1972):臺灣地形奇觀,中央月刊,第4卷第3期,PP.173-180。
-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990):水質保護及水資源之永續利用,pp.125-224。
- 何春蓀(1986):臺灣地質概論,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164頁。
- 李薰楓(1983):臺灣地區製造業區位變遷的計量研究,臺灣研究叢刊,no.118,176 pp.。
- 林朝棨(1957):臺灣地形,臺灣省文獻委員會,424頁。
- 林朝棨、周瑞墩(1978):臺灣地質,茂昌圖書,450頁。
- 林滿紅(1997):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臺北市:聯經。
- 施添福(1987),清代在台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 馬士元(1999):臺灣永續發展的困境與出路,臺灣社會問題研究研討會,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 曹永和(1981),早期臺灣的開發與經營,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pp.71-156。
- 梁鉅榮、周昌蕓(1978):臺灣之土壤,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4期,pp.1-44。
- 郭文鑠(1978):臺灣農業氣候研究,中央氣象局,臺北,pp.1-266。
- 陳光華(1982):「中國的交通運輸發展」,中央文物供應社,472 pp.。
- 陳其南(1981):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
- 陳其南(1987),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市:聯經,pp.157-158頁。
- 陳紹馨(1979),臺灣的家庭、世系和聚落型態,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pp.443-487。
- 陳紹馨(1979):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聯經出版事公司,578 pp.。
- 程大學(1991),臺灣開發史,台北:眾文圖書。
- 楊萬全(1982),水文學,台北:台灣師大地理學系。
- 楊靜利(1997.11),台灣地區人口結構變遷的深層問題,政策月刊28期,pp.2-4。
-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6):臺灣礦業特輯,臺灣季刊,vol.8,no.3,pp.1~105。
- 劉堂瑞、路統信(1972),植物地理學,中山科學大辭典,第八冊植物學,臺北市:商務,pp.271-296。
- 蔣丙然(1954):臺灣氣候誌,臺灣研究叢刊第26種,臺北,220頁。
- 鄭勝華(1995),臺灣野生動植物及保育,地理科補充教材(下),臺北:國立編譯館,pp.225-254。
- 觀光局 (1992): 《台灣地區觀光遊憩系統開發計畫》,臺北市:交通部觀光局,630pp。
一、地理位置
臺灣位於歐亞大陸的東南緣,太平洋西岸花綵列島的中樞,北濱東海,與琉球群島相隔600公里,西以平均寬度200公里的台灣海峽與中國大陸相望.南緣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距350公里,東臨廣大的太平洋,在區位上,是太平洋盆西緣地區的南北與東西連結之樞紐,位置十分重要。
二、範圍與面積
臺灣地區的範圍,主體部份包括本島、澎湖群島64個小島及環本島的20餘個附屬島;其他擁有行政權或駐軍的部份,尚有中國大陸福建外海的金門列嶼、馬祖列島以及南海中的東沙島及南沙群島的太平島。
主體區總面積雖僅3萬6千餘平方公里,但其四極跨越頗廣,極西在東經119°18'3"(澎湖縣望安鄉花嶼西端)、極東在東經124°34'30"(宜蘭縣釣魚臺列嶼的赤尾嶼東端)、極北在北緯25°56'30"(宜蘭縣釣魚臺列嶼的黃尾嶼北端)、極南在北緯21°45'25"(屏東縣恆春鎮七星巖南端)。合計跨經度5°16'27"、緯度4°11'5"。
三、自然地理特性
(一)地質
島弧作用形成的大陸島,物種與歐亞板塊者同源:臺灣島體位於歐亞板塊東南緣,直到第三紀在距今1,200萬年左右才因島弧作用,臺灣海峽陷落形成大陸島。所以,臺灣島上擁有與歐亞板塊同源的動、植物種。
(二)氣候
北回歸線橫貫中央,黑潮主流流經東岸,氣候溫暖濕潤:由於臺灣島中部有北回歸線(23.5°N)經過,南部氣候屬熱帶、北部屬副熱帶,全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東岸外海有黑潮主流北上,攜來熱濕氣流,配合不同季節盛行風,如冬季的東北風、夏季的西南風,在迎風坡及內陸山區致雨,使得臺灣雨量豐沛、全年平均雨量達2500公釐。
(三)地形及土壤
山脈南北縱走,地形與土壤多樣性高:臺灣本島地勢的高低由中央山脈(又稱臺灣脊樑山脈)向東、西兩側低降,全島依地勢高低分成高山區(佔全島面積約30﹪)、丘陵及台地區(佔40﹪)、平原區(約30﹪)三區。由於臺灣島四面環海,海岸線長達1,566公里,擁有豐富的海岸地形景觀:東部斷層海岸、西部隆起海岸(堆積沙岸)、北部升降混合海岸(疊置海岸)及南部珊瑚礁海岸。
臺灣地區的土壤受母岩、氣候、地形、水文、生物、人為及時間等因子共同作用下生成的,可分為十種類型:石質土和灰化土多分布在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山區,紅黃色灰化土、棕色森林土及黃棕色壤多分布於海拔1,000~100公尺之丘陵區,海拔100公尺以下的台地、平原區則有紅棕壤、沖積土、鹽土、擬盤層土與砂性土。
(四)生物多樣性
臺灣原是一個物種豐富的高山島。全島面積雖然不大,只有3萬6千平方公里,卻擁有豐富的植物種與動物種,多樣性相當高,特有種亦相當多。以1990年代統計數字而言,植物方面:被子植物約3,579種、裸子植物31種、蕨類植物638種、地衣類521種、苔蘚類1,129種;而動物方面:哺乳動物62種、兩棲動物29種、爬蟲動物80種、鳥類約450種、淡水魚約60種、昆蟲約50,000種。
四、人文地理特性
(一)人口
臺灣在漢人移入之前,是南島語族原住民的居住地,但因人數不多,所以臺灣的人口成長主要在於漢人的遷移。西元1650年荷據末期,臺灣人口5萬人;西元1680年明鄭末期,臺灣人口12萬人;西元1811年清朝中葉,臺灣已有194萬5千人;1905年日治初期,約300多萬人,到1945年日本結束對臺的統治時,約600萬人;臺灣光復以後,人口持續成長,且速度更快,西元2000年已有2,219萬1,000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688人,僅次於孟加拉每平方公里872人,居世界第二位。臺灣人口在城鄉分布上,有向臺北和高雄兩大都會區集中之極化現象。二十一世紀臺灣的人口結構將呈現高齡化及人口成長率持續下降趨勢,但集中至都會地區及地方中心城鎮之人口仍有持續增加之現象。
(二)經濟
臺灣農業由於耕地狹小、單位面積產量高,是典型集約稻作農業,未來因應週休二日及加入WTO的衝擊,將朝向休閒農業發展。
臺灣礦產種類甚多,但儲量不大,煤、硫磺、石油、黃金等礦產,開採歷史悠久,可惜目前的產量,已趨枯竭。至於大理石、石灰石等的儲量和產量均豐,是目前最主要的礦業資源。
臺灣工業發展,早期是輕工業,民國60年代開始發展重工業,70年代以後是高科技產業,目前政府正積極發展策略性工業,儘速完成工業升級,以趕上先進國家的工業水準。
臺灣的對外貿易早期為入超,民國60年以後轉為出超,76年以後出超額逐漸縮小。出口商品以機械、電子產品、塑膠為大宗,進口商品以電子產品、機械、化學、鋼鐵為大宗。主要貿易夥伴,輸出方面依序為美國、香港、日本等;輸入方面依序為日本、美國、德國等。
(三)交通
臺灣位於東亞航運網的中心,現代化交通設施的興建始於19世紀末,由於島內地勢西低東高、山脈南北縱走,故交通網的密度西高東低,主要交通設施以鐵路、公路、海運和航空為主。
(四)聚落
臺灣的聚落可分為原住民及漢人聚落。原住民的平埔族聚落採游耕、狩獵混合的生活方式,以小米及高粱為主食,由於飲水、土地公有制度或防禦等因素,聚落型態多為集村;高山族北部之泰雅族及賽夏族以散村為主,中、南部排灣族、阿美族、曹族則以集村為主,中部布農族及蘭嶼雅美族之聚落型態介於兩者之間。日本地理學者富田芳郎認為臺灣漢人的傳統聚落形式,南部多為集村聚落,北部多為散村聚落;至於聚落形成的因素,南部多血緣性聚落,北部多地緣性聚落。臺灣都市體系在日治時代被規劃為西方現代型式,且開始著手建設,後來受太平洋戰爭影響,許多都市因轟炸受損,光復初期滿目瘡痍。光復後,在都市規劃下,因商業活動與工業發展,聚落呈高度都市化現象,都市化程度達80%,並形成臺北、高雄、臺中等三大都會區。
(五)政治
臺灣的政治地理隨時代而變遷,大致可分四期:(一)17世紀前,南島語族各族分治;(二)17世紀開始,陸續為荷蘭、明鄭及清領時期;(三)1895~1945年為日本人殖民時期;(四)1945年光復為中華民國一省,1949年至今則為分裂的中國之一部份。
(六)觀光
直至今日,最為人知的臺灣遊記是1697年(清康熙36年)浙江人郁永河所著的裨海記遊。清朝中葉臺灣開埠,外籍人士來臺旅行者亦眾,目的以自然觀察、傳教佈道、種族調查、商務考察等為主。日本人治臺前後,基於政治上和經濟上的理由,也曾有計畫地派遣專業學者對臺灣作全面性的調查,使得今日我們仍能由文獻及照片掌握臺灣全面開發前的部分原初風貌。日治時代臺灣著名的8景有:雙潭秋月(日月潭)、阿里雲海、玉山積雪、大屯春色、安平夕照、魯閣幽峽、清水斷崖、澎湖漁火等。
1949年國民政府來臺初期,中日戰爭剛結束、又逢國共內戰,社會一直處在戒嚴時期(直至1987年7月15日解嚴),經濟凋蔽、民生困頓,國內休閒遊憩活動不被提倡,學生戶外活動由教育部及救國團規劃寒暑假活動營隊,國外觀光被禁止,直至1979年因國民所得年年提高,加上解嚴等相關政策才獲開放,至於大陸探親的解禁則是1987年兩岸關係的改善。這些改變除了造成國內休閒遊憩業的蓬勃,也形成風起雲湧的國外觀光潮。
2001年起實施「週休二日制」,人們休閒時間增加;加上網路科技的演進,旅行業界提供線上旅遊資訊;這些要素皆促使臺灣觀光業更加蓬勃發展。
(七)文化
臺灣原為南島語族文化圈的一部份。17世紀初,漢人尚未大量移入前,曾被荷蘭人佔據38年(1624~1662年),接受歐洲文化影響。其後,漢人大量移入,發展出華南農漁業文化。19世紀末,割讓給日本50年(1895~1945年)又融入大和文化;今日的台灣社會,是上述歷史影響下的多元文化社會。
(八)社會
臺灣的社會在17世紀以前是以南島語族的社會形式為主,17世紀以後,來自不同原鄉的一批批漢人移民進入臺灣後,因為生存競爭而發生摩擦─移民與原住民之間發生衝突;移民與移民之間也爆發械鬥;老移民與新移民也產生對立。然而,由於原鄉意識的逐漸遠去、新挑戰或新統治者的出現,使得衝突日漸淡化、消弭,共同的命運感逐漸形成,於是300多年來,臺灣的社會從一個移墾社會逐漸轉變成一個多元文化融合的本土社會。